11月LPR报价出炉!两项利率双双不变 专家:通过灵活、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平衡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1日,报价不变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出炉场操持流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两项利率灵活5年期以上LPR为4.3%,双双两项利率均同上期保持一致。专家作维中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通过截至目前,精准LPR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公动性本月15日,开市央行缩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8500亿元,平衡中标利率维持2.75%。报价不变彼时,出炉场操持流多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两项利率灵活LPR参考基础未发生变化,双双本月LPR将保持同步调整。专家作维中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1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未下调,或与当月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当前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有关;另外,近期市场利率上行较快,也会对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形成一定掣肘。 11月LPR维持不变 本月1年期、5年期以上LPR双双维持不变。今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曾出现三次下调,1月,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BP、5BP。5月,5年期以上LPR曾单独下调15BP,创下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8月LPR出现非对称下降,即1年期LPR下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 记者注意到,此前,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分析11月LPR维持不变的原因,王青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是当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LPR报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而近期市场利率上行较快,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削弱了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的动力(LPR报价=MLF利率+加点)。 二是11月13日监管层推出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14日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稳楼市政策力度持续加码,目前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另外,LPR报价属于最主要的市场基准利率之一,当前保持LPR报价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夯实人民币汇率回稳基础,稳定汇市预期。 在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11月MLF利率维持不变,则源于内外多重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加息路径短期将延续,稳汇率重要性仍高,政策宽松空间受到掣肘;二是近期经济金融数据虽走弱,但疫情防控和地产政策优化提振宽信用预期,短期仍在效果观察期;三是近期经济金融数据虽走弱,但疫情防控和地产政策优化提振宽信用预期,短期仍在效果观察期。 王青指出,受近期疫情波动影响,短期内宏观政策将适度加大稳增长力度,其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一个重要发力点;加之9月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效应逐步体现,我们判断11月LPR报价持平不会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势头,预计1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将续创历史新低,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也有望延续小幅下行势头。 专家:9月各项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至低位 预测后期利率走势和货币政策动向,王青认为:“为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在近期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带动下,年底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 王青进一步分析指出,首先,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的迫切性较高;其次,当前居民房贷利率相对偏高,具备一定下调空间;最后,近期存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调,有望增加报价行压缩5年期以上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温彬表示,11月15日,面对万亿级的MLF到期以及税期高峰的双重冲击,央行开展了8500亿元的MLF缩量续做+1720亿元的OMO放量操作,同时11月以来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降准预期再度落空,央行调控将更加精细化。 “同时,央行《报告》删除‘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表述,提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较二季度‘密切关注’的警惕性更高。表明央行对未来通胀走势虽仍持中性观察态度,但此因素影响已在其考量之内,当前政策层面对于降准等仍较为慎重,将继续通过灵活、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平衡。”温彬称。 温彬还认为,《报告》显示,2022年9月各项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至低位。贷款利率下行较快,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LPR继续调降的空间和动力不足。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98834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 重磅突发!A股沸腾,外资半天狂买108亿!一则大消息,“旗手股”突然暴动涨停潮!机构:把握牛市券商股!
- 欧元集团主席:欧元区经济处于一个“非常有弹性的位置”
- 私募开年首周加仓 积极准备新产品发行
- 易纲: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较合适的
- 马云一票否决权取消,三个细节看蚂蚁集团IPO破冰重启
- 200亿巨头突发!刚久违暴涨,3大股东宣布最多减持近10%,2家有小米背景!
- 自曝被逼业绩造假背后,雷丁汽车早已陷信任危机?经销商:求退车款给个活路
- 国家卫健委: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
- 专家:2022年全国人口或出现负增长
- APEC报告:女性在企业可持续决策中占明显领导优势
- 山姆会员店遭大批网友吐槽:玩不起!下午收到山姆会员店派送的优惠券 本来想第二天去用 结果晚上发现券没了
- 119元一支背后,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 数坤科技创始人马春娥:数字医生和人类医生结合后,诊断效率能得到极大提升
- 券商这一业务将迎新规,六条“红线”不能踩
- 韦尔股份预计去年净利大降 高科技企业应做好三方面
- 俄油禁令生效前,欧洲大举购买俄罗斯柴油补充库存
- 致国资损失7亿多的董事长:我现在什么都不是
- 龙源电力完成发行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 医疗软件公司涉足光伏 麦迪科技拟布局N型电池 主业表现不佳 营收下滑5.65%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