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来源:保险报 8月18日,时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动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降低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个人 会议指出,消费信贷要有针对性加大财政、成本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时评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降低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个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消费信贷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成本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时评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推动 近年来,降低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和对GDP的贡献逐步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9.4%,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消费的增长也得益于信贷的支持。 不过,从7月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看,住户贷款增长乏力。7月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同比少增28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同比少增35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同比少增2488亿元。住户短期贷款实际上主要是短期消费贷款,而中长期贷款绝大部分为住房贷款。短期贷款减少,表明人们消费意愿下降,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说明人们购房动力不足,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过程。 人们消费意愿不强,购房动力不足,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促进消费增长,增加信贷供给,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撑不可或缺。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大都是持续推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提法尚属首次。此举表明国家将通过贷款利率的下调刺激消费贷款的需求,并以此促进居民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银行信贷成本包括哪些方面。银行信贷成本主要包括贷款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信用风险成本等,其中资金成本占比最高,因此也就成为降低信贷成本的关键性因素。笔者认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应从多方入手,多管齐下。 首先,要抓住降低贷款资金成本这一关键。资金成本高低决定着银行信贷利率的高低,尤其是在净息差不断压缩,继续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当下,银行要不断压降负债成本。从目前的货币政策看,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通过降准0.25个百分点,上缴结存利润9000亿元,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这是降低负债成本的外部有利因素。 与此同时,还要突出抓好自身揽存等内部因素,通过降低存款成本,达到贷款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目的。2021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有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此举有利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降低存款成本。从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进一步下降、大额存单利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等就可以看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行要抓住有利时机,努力调整负债结构,降低高成本存款,为贷款利率下行奠定基础。 其次,努力降低贷款管理成本。发挥金融科技手段作用是目前降低贷款管理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各银行线下贷款从申请受理、材料审核,到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需要诸多环节和流程,不仅时间长、手续繁杂,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借款人也需要提供诸多资料,导致银行贷款成本和借款人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对此,各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审贷流程,减少借款人资料报送,降低融资成本。 更重要的是,银行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尽快融入地方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获取借款人相关信息,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为借款人进行精准画像,为贷款发放提供重要参考。同时积极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贷款业务,根据个人贷款需求特点,将信用贷款、网络循环贷款等作为主打产品进行营销推广,以切实降低贷款管理成本,从而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最后,要强化风险管控,降低风险成本。防控风险是银行永恒的主题。对此,银行要严格贷款“三查”,将风控理念贯穿于信贷管理的全过程。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各项制度,强化各岗位制衡,防止逆程序操作带来的风险。对于出现的风险贷款要加大清收力度,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努力将信贷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LPR下行也带动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但对于原有借款人来说,还没有享受到利率下行带来的优惠,一些借款人通过种种渠道筹集资金提前归还银行贷款。此种现象也给银行服务提出新要求,银行应尊重借款人的选择,并从借款人角度出发,可通过修改合同等方式,调整现有房贷利率,让利于民,以切实降低购房人经济负担,更好地促进消费。 (作者单位:承德银保监分局)
- 最近发表
-
- 煤炭新能源坐跷跷板,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新旧能源切换已至?
- 美国上周20.2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财经早报:央行呵护流动性4月降准可期?多地派发高“含金量”政策大礼包(3只新股)
- 银保监会公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59家地方AMC在列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 俄总统新闻秘书:对于南奥塞梯公投加入俄联邦的声明 俄方未采取行动
- 快手上市一周年答卷:直播落潮,电商承压,押宝海外?
- 东风汽车2021年营收净利润双增,合资品牌与商用车销量出现下滑
- 财富管理比拼“超个性化” 如何用科技回答“逆人性”的投顾新课题
- 东方雨虹及旗下六大品牌获评“202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品牌”
- 随机阅读
-
- 胜狮货柜11月23日斥资约47.85万港元回购66.6万股
- 大手笔!21家银行拟分红5000亿,六大行超3800亿
- 里昂:重申药明康德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66港元
- 3月份制造业PMI为49.5%,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降至收缩区间,地缘冲突造成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
- 宣昌能:存款保险是防止挤兑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欠了钱,有人帮你“化债解债”?注意了!这种新型非法集资在渝露面
- 保安立功!杭州一女子遭电信诈骗险被划走12万元
- 每日互动发布消息推送白皮书 深化开发者数字化运营
- 2022年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取消举办
-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把8000万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基层员工
- 新东方股价一度掉到一美元以下,俞敏洪:股价的高低,不是我做新东方的动力
- 深交所:比亚迪半导体深圳IPO申请审核已暂停,需提交最新财务报告作为补充
- 新股提示:华大智造、通行宝、嘉华股份、联特科技今日申购
- 忠告!
- 我的包裹啥时到?快递不快了,网购急需物品咋办?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亚美尼亚总理、阿塞拜疆总统通电话
- 英国防部赠在英受训乌新兵印\
- 鸿蒙出海,犹抱琵琶
- 黑龙江佳木斯市明日起暂停营运市区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
- 民生银行净利润回归正增长 回归民企服务的改革如何发挥效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