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之后如何达产稳产?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发布时间:2025-07-08 07:42:0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战春阳、王星晨 北京报道“前两个月停产带来的损失太大了,希望能在接下来几个月抢回之前的损失。”一家位于浙江桐乡的纺织企业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受新一轮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战春阳、复工王星晨 北京报道

“前两个月停产带来的何达损失太大了,希望能在接下来几个月抢回之前的产稳产增损失。”一家位于浙江桐乡的强产纺织企业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受新一轮疫情影响,业链供应链物流受阻,链韧导致上游纺织物料缺失,复工而生产出的何达成衣又无法向各地客户正常发货,导致整体产销量只有往年同期的产稳产增一半,目前产能也才刚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强产80%。

6月20日下午,业链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部分行业协会座谈会,链韧研判二季度和下半年工业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复工部署做好下一阶段进一步提振工业经济工作。何达

座谈会强调,产稳产增当前正处全年经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需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巩固5月份以来工业生产恢复增长势头。

受访专家表示,产业链供应链断裂是本轮疫情对工业经济的主要冲击,当前应当提高上下游各环节的协同性,尽早从复工复产转向稳产达产。同时,“疫情常态化管理”仍将持续,如何总结过去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统筹经验,在追求成本、效率的同时构建更强抗风险能力的供应链,也已成为各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复工到达产,供应链是核心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制造类的企业,疫情多地散发使其原材料供应出现明显阻滞。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年初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的疫情使得国外制造的部分电子芯片和元器件难以转入国内,近期华东地区的新一轮疫情又使得国内制造的同类产品产能下滑且外运受阻,使其不得不去寻源新的供应商。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田斌通过调研发现,货运物流受阻同样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无法从外省进入上海港而转运至,大量的货物堆积在吞吐量有限的宁波港,导致交货周期被迫延长,外贸订单数量也出现下滑。

“前两个月是工业经济的筑底时刻。”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是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虽然5月份全国整体规上工业增速刚刚由负转正,但5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还在同比下降0.4%的负增长区间,说明还没有完全复工达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目前已有约15个省份公布了当地5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数据。其中,上海市、江苏省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降幅较4月份有明显收窄,分别同比下降27.6%、1.1%,而北京市则由于疫情反弹和同期基数较高,降幅扩大至39.6%。

“中国工业体系庞大且产业门类齐全,每个行业生产和库存特点都存在差异,同时局地疫情反弹还时有发生,各地产业链上下游的恢复进度也有所不同,想要从前段时间停工停产的冲击中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韩建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复工复产转向稳产达产,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

事实上,无论是库存不足,上游供应商产能下滑,还是物流运输受阻……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应链问题。重新思考供应链价值,加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升级和改造无疑是推动稳产达产的最有效路径之一。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供应链管理服务行研团队负责人万国华认为,当前复工复产的重点不应再集中于局部企业的恢复与纾困,而是要建立健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区域协作,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乃至供应网络的复工。

疫情考验下供应链要更强韧

京东工业品大数据显示,上海全面重启首周,当地企业订单量、采购额均同比增长近50%。这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早日复工复产的渴望,也意味着构建兼顾效益与安全的供应链的需求愈发迫切。

“传统的精益供应链管理要求尽量避免浪费、减少库存,但也更容易出现断链的风险。”万国华指出,此轮疫情让企业充分认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接下来需要对供应结构、生产流程、库存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在尽可能保证成本和产销效率的同时,着力提升供应链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近日召开的部分行业协会座谈会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被列为首要任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健全重大突发事件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完善应对风险挑战的各类预案。

京东工业品采销与技术部总经理王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供应链的核心在于“链”,提升韧性的关键并非某几个企业的复产与否,而是要实现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互联互通、高效协同,才能有效盘活供应链。为此仅仅依靠单点环节的数字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全链路各环节全部数字化,才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疫情形势趋紧期间,有关部门已多次建立物资响应机制和相应的生产对接平台,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提供了关键支撑。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4月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建立以来,累计已推动解决企业物流运输和复工复产问题6000多批次。同时,汽车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汽车生产已全面恢复正常。

韩建飞认为,政府主导的物资调度和产业对接只是应急之举,在未来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需要各行业主动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全链条的改造提升,加速把供应链变成“供应网”,灵活应对供需变化。

目前,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已与京东工业品达成合作。针对车企的供应链管理特点,京东工业品一方面通过京东工采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帮助汽车制造业快速构建全国寻源能力,一方面创新打造智能前置仓,率先在数字化采购模式中实现敏捷响应,帮助车企找到精益生产与供应链韧性的平衡点。

“特别是抗冲击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一定要在新常态下找准自己产品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意识到资金和人力资源面临的约束。如果无法完全做一套数字化系统,就需要积极融入到大型企业和平台搭建的新体系之中,以免风险冲击再度来临时,因信息流不畅而被挤压出局。”万国华说。

比如,浙江省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与柯桥、吴兴、海宁等纺织服装产业重镇携手打造时尚产业联盟,完成中小微传统服装加工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产品设计、面料、制版、生产、造型、仓储等资源共享,实现从低小散作坊的各自为战走向数字化园区的抱团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近1万家企业入驻这个平台,形成了具有特色且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主导设计该平台的亿尚智能科技负责人狄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正是得益于这种抱团取暖的模式,不少因故停产的中小企业也能及时把订单转接给周边产能充足的企业,按时交付订单的同时,也留住了客户的信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疫情是供应链变革的催化剂。虽然后续的复工复产无法一蹴而就,但新一轮的抗疫保供工作也为供应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行业价值也将弥补并促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 Tag:

相关文章

  • 5G与工业双向赋能: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正崛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在宝钢,抓辊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成为正式员工;在青岛港,过去开塔吊不敢喝水的工人能够看着控制中心,通过吊车上30个摄像头传来的高清视频远程遥控,吊
    2025-07-08
  • 欧盟将统一手机充电接口,苹果怎么办?

    据合众社6月7日报道,欧盟周二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要求所有智能手机和类似设备使用统一标准的充电口,从而减少用户的充电困扰,并减少电子垃圾。报道称,欧洲议会宣布了这项规定的临时协议,该协议规定所有设
    2025-07-08
  • 一架飞机在湖北襄阳掉落,飞行员跳伞受轻伤

    早前报道:湖北襄阳疑似飞机掉落引发爆炸?应急管理局:“有这件事”济南时报-新黄河)6月9日,有网友爆料湖北襄阳市老河口市老县城疑似飞机掉落民房引发爆炸,新黄河记者第一时间致电襄阳市应急管理局核实,工作
    2025-07-08
  • 北京市卫健委:参加核酸检测要规范做好采样配合动作 确保采样效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9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介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在采集咽拭子的过程中,被采集者需要头部微仰,嘴张大,露出两侧咽扁桃体。采
    2025-07-08
  • 视频|杨德龙:价值投资者往往是逆行者

    11月21日,沪深两市呈现出震荡调整的走势。10月份A股市场在多重利空因素之下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进入到11月份,市场出现了绝地反击,否极泰来,市场出现震荡反弹的走势,当然反弹的过程一波三折。最近在
    2025-07-08
  • 财信信托状告钟山开投借款4亿逾期不还 政信类信托甜蜜期结束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冯赛琪实习) 张晓云因项目违约,信托公司起诉地方融资平台的案子屡见不鲜。近日,贵州钟山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钟山开投”)发布了一则涉及重大诉讼的公告。公告称,5月26日,钟
    2025-07-08

最新评论